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很多ES的用户,都会选择2.0L的配置,而34C的用户,却会选择有着高功率的低配置。我以前就是雷克
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很多ES的用户,都会选择2.0L的配置,而34C的用户,却会选择有着高功率的低配置。
我以前就是雷克萨斯ES200的用户,所以我很清楚雷克萨斯ES的消费者群体,他们都是那种不愿意和别人穿同一款衣服的人,ES是雷克萨斯最受欢迎的一款车型,而且它与 BBA相比也是有着天壤之别。
由于ES的全系进口车的特性,使得ES的性能更加稳定,故障更少,而凌志的品牌形象也在知识阶层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保守、严谨的形象。以往雷克萨斯汽车的价格都很贵。
在丰田将2.0L车型投放中国市场以前,即使是最低配置的雷克萨斯ES250,其官方售价也高达三十七万,也就是说那一年的ES实际到手价得增加到四十一万上下。
四十一万就能开一辆雷克萨斯ES,这对于当时的一线客户来说,购买它简直就是天经地义。要知道同时期的宝马3系、C级、A4L,只买车的售价都在二十六万以下。十年前的雷克萨斯售价高了BBA十几万元,完全可以将客户的购买力区别开来。这个潜移默化改变人们认知的品牌,让许多人都对它刮目相看,从购买力上来看,能买到雷克萨斯的大多都是那些有钱有势,对BBA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人。
早在几年前,威尔森就做了一个关于中国高档车平均售价的调查。奔驰是四十三万,宝马是四十二万,奥迪是三十三万,雷克萨斯是四十万。
要知道,这还是ES200上市很长时间以后的数据,以2.5L版本的雷克萨斯ES为例,雷克萨斯ES的平均价格要高达四十一万。这些潜在的商标价值对许多顾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。
雷克萨斯ES200是丰田透支品牌价值的一种营销手段,2.0L雷克萨斯ES200的售价,实际上已经降到了二十六万,与之前的ES250相比,降价了将近十一万。
以更高级别的品牌号召力去抢占BBA的初级客户群,这一做法颇受青睐。也就是说,购买雷克萨斯ES200的人更多地是因为它的牌子,而非它的质量,因此你可以看到大批的顾客蜂拥到雷克萨斯的代理商那里,只为了挑选一款由雷克萨斯品牌提供给他们的独一无二的使用体验,对于他们来说,十三秒的加速度和几乎失控都不成问题。
关键是他们从不透露驾驶过什么型号的雷克萨斯。
不过仔细想想,ES300h并没有多少人会购买,雷克萨斯ES300h一出手就是四十一万以上,它的售价远远超出了A6L,和5系和E系一样的售价。混合动力系统是雷克萨斯的核心技术,可惜混合动力系统的售价实在是太高了,很多人都会在真正的爱情面前,做出一些现实的决定,他们宁愿买一辆BBA的车,也不愿意买雷克萨斯。
也就是说,ES200和ES300h根本就是两款截然不同的车,而这款车的拥有者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。
ES200的使用者追求的就是一种强大的自尊心,要的就是我开的雷克萨斯比你的车型还贵的感觉。
ES300h用户是一个真正注重品质的人,他们以舒适、可靠、稳定、混动为核心,他们的预算可以买56 E,但是他们就是不买BBA。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,大多数人都会要那种高贵感,忽略了对汽车的热爱。
而BBA的用户却不一样,他们之所以会选择BBA因为他们的品牌,也是因为他们的汽车有很多种,比如3系、A4L、C级,他们不仅彰显了品牌高度,还可以享受生活。
总之,ES200的购买者比起BBA的购买者,更加沉迷于品牌。
TAG:品牌,用户,宝马,车型